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袁进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袁进华|抱抱山水,一种危险的解读

2016-11-16 15:12:47 来源: 恒邦艺术中心作者:
A-A+

  

▲ 袁进华《冲九天》2013

▲ 袁进华《蓝光》2013

文/董志强

  在当今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如何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无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袁进华的作品《抱》系列以其独特的形式所呈现出的,毫无疑问是对这一重大问题的一种反思和理解。然而,我在解读作品《抱》系列时,遭遇到了一个典型的解释学现象:即作者意图的表达与文本开放性之间的张力导致相互的矛盾或背离。

  据作者本人所言:《抱》系列又名“山水”,其所意欲表达的“拥抱”主题,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精神内涵的一种继承和延续。“拥抱”它代表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是一种“物我两忘”、“澄怀观道”、“怡情养性”甚至还有“隐逸”等等色彩;是一种与自然、与天地的交汇与浑融以及艺术家的自我内心世界的写照。作品“山水”系列中的人物动作到处是《抱》的符号,它充满了温暖、亲近、信任、依赖、互助、积极、美好。它是轻松,写意,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游戏玩耍,自由的拥抱,游戏。这里的山水,都具有象征意义,是净化的心灵世界。(以上参见《交流问卷》)

▲ 袁进华《瀑布杉松常带雨》2013

  然而,我在观赏《抱》系列时,作品带给我的直观感受的基调并非是所谓的“物我两忘”的“温暖、亲近”、“轻松、写意”;而是人与自然的某种对立、疏离、紧张,由此产生的一种恐惧、担忧,以及对此状态的一种反讽式的嘲弄与批判。简单地说,我所解读到的作品的主题是:对现代技术主导社会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的一种揭示与反思。

  显然,我对作品的解读,偏离了艺术家本人的“创作意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其相对立。这是一种危险的解读。

▲ 袁进华《九峰隐嶙》2013

  在传统美学理论中,作品是作者创作意图的表达媒介,对作品意义的解读过程同时也就是对作者本人的主观意图的理解过程,作品的意义与作者的意图是一致的。因此,作者对其作品拥有天然的解释权威。然而,现代解释学彻底颠覆了这一已经成为“常识”的传统美学命题。作品一旦诞生,便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这个“世界”已经与作者没有关联,所谓“作品诞生了,作者死亡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作者本人不再对其作品拥有天然的解释权威,其解释本身和其它读者的解释一样,都仅仅是开放的作品世界所呈现的种种可能性之一。所以,尽管我对《抱》系列的解读艺术家本人的解释相冲突,我仍然要忠实于自己对作品的直观体验,哪怕这只是一种“误读”。

▲ 袁进华《风筝》2013

  从作品的直观表现形式看,《抱》系列作为一种现代水墨画,尽管其展现的题材是以“山水”为主,但其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水墨已有了质的区别。首先就表现技法而言,与其说《抱》系列是对传统水墨写意技法的继承,不如说是对西方现代绘画的抽象技法的借用。因此,在我看来,《抱》系列其实就是以“水墨”为材质进行的一种现代抽象绘画,其基调是西方的、现代的,而不是中国的、传统的。就此而言,其与中国的水墨山水传统没有任何的承继关系——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

▲ 袁进华《虎》20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以道家精神为主导的传统水墨山水文化中,自然是人最终所皈依的精神家园,而山水则被理解为自然的典型代表或自然的直接呈现,这正是中国绘画中之所以形成山水画之强劲传统的原因所在。因此,传统水墨山水一以贯之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是以山水来净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以抵达“物我两忘”之“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故山水画所呈现的“山水”,或是具有“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品质,以表现自然的可亲可爱;或是呈现“简淡萧远”的意境,以启迪对“道”之体悟。而《抱》系列中呈现出的山水之风貌,显然传达不出上述传统水墨山水之内涵。

▲ 袁进华《提》2013

  《抱》系列作品中的“山”,大多为以粗厉、简洁的直线勾勒出的块状构成,几乎看不到曲线,醒目的是布满画面的尖锐、生硬的角状造型,这样形成的“山”之形象,没有任何的“气韵生动”之感,令人感到压抑、恐惧,而画面整体的灰色基调以及充满没有任何“留白”的构图布局,更加强了这种压抑和恐惧,充斥着毫无生气的死亡般的窒息。显然,如此这般的“山”绝非中国传统水墨山水中的“山”,也与自然状态中的“山”相去甚远。我们再来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人之形象,大多呈现为几个人以某种杂技或艺术体操中的高难度造型互相关联在一起,即便是单个的人,也是处于某种造型状态,咋看上去,甚为滑稽。人物多面目不清,或是简略勾画出的完全一致的木然神态,让人想起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描述的“常人”。且人物所处的位置大多为悬崖峭壁的边缘,即处于一种及其危险的境地。总之,作品中的人物从其形态到处境都属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下面,我拟以作品28号为例作一细读式的分析。

▲ 袁进华《信任》2013

  在我看来,作品28号是《抱》系列中最富有意味的一幅,同时也可看作是其典型的代表。画面主体由略显狰狞的“山”构成,画面的中间部分是极为醒目的处于山中三个人的一种极为危险的造型:一个人站立在悬崖上,其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所立足之处为一极为狭窄之地,也就是刚刚能容下两只脚的真正的“立锥之地”,且一只脚的前端已经凌空;就是处于如此危险境地、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悬崖尸骨无存的这样一个人,其双手竟然还将另一个人紧紧地横抱于胸前;更为惊心动魄的是还有第三个人,双手抱着被横抱着的那个人的绷直的双腿,完全悬空地吊在深渊之上。

▲ 袁进华《游云》2013

  显然,作品不是对现实的“摹写”,作品所呈现的情景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同样显然的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如此这般的形象不可能令人产生自然是可亲可爱的感觉,只能让人觉得自然是一个令人恐怖的随时都可能吞噬生命的神秘怪兽。如此这般的形象也绝对不会让人感到“轻松”、“自由”,因为这种超高难度的“抱”的动作,只有在人们处于某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才可能会发生,给出的是令人紧张、提心吊胆的信息,就像我们即便是坐在剧场里看杂技的高危难动作时总是悬着一口气一样。因此,它传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友爱”,而毋宁说是在诉说一种身处绝境、在巨大恐惧的压挤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求生本能。这让我想起庄子的一句明言:相嚅以沫,莫若相忘于江湖。但令人遗憾的是,庄子的令人可以“相忘”的“江湖”,对现今的人类社会来说,仍只是一个极为遥远的理想。

▲ 袁进华《鱼儿》2013

  非自然的山水与非自然的人之间的非自然的关系,构成了《抱》系列作品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揭示与反思。作品28号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细节:被横抱着的那个人双手紧握着一条鱼,其下方则是一个意欲将鱼放于其中的玻璃鱼缸。在此,这些符号又意味着什么?玻璃鱼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个人造器具,而诸如此类的各种器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就是说,器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为亲密的关系,或者说它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本身不可或缺的有机组建因素。事实上,我们是生活于器具之中,并且我们依赖于器具而生存着。正是由于拥有了器具这一组建因素,人类的生存方式才表现出与其它动物(自然)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区别。器具使得人的生命从自然生存状态转变为一种非自然状态,器具标示着人与自然之间区分与对立。器具是人类技术文明的产物,可以说,器具的本质就在于技术。器具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组建,本质地属于技术对人的组建。

▲ 袁进华《翻波》2013

  让我们回到作品的解读中。显然,鱼缸这一器具在此是作为一种“非自然”的、技术的象征符号而出现的。由此,作品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表达中有机地引入了“技术”这一维度,从而使作品获得了更为深刻和更加丰富的意味。处身于一种危险——自然的危险——的绝境之中,人们所意欲的行为是朝向着非自然的器具(鱼缸),这是作品所提供的直观形象。对此,可以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解读。其一,人在处身于自然所蕴涵的巨大威胁的境地中,本能地把摆脱困境的希望投放于属于人自身的技术上;其二,人与组建着自身的器具-技术已经是如此地密不可分,以至于人已经遗忘了作为人的另一组建因素,甚或是更为基础性的和更为重要的组建因素:即自然,以及自然所具有的潜在威胁。这两种解读尽管不同,但又都蕴涵着如下的含义:其一,在自然与技术这两个人的基本组建者中,技术已成为人的生存方式的优先选择;其二,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疏离、紧张的关系,这种疏离紧张的关系具体就体现为技术与自然的对立。这种对立在人类历史上,具体表现为自然成为技术征服、利用、控制的客体。这一含义,在作品中通过“鱼”这一符号得以揭示。在此,“鱼”显然也是属于“自然”的一种象征,它代表的是已经被人征服、利用而纳入技术“座架”中的自然。

▲ 袁进华《弦丝》2013

  由此,作品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多重相互缠绕的复杂关系:人站立于崇山峻岭的悬崖峭壁上,这本身意味着人对自然的某种征服;同时也意味着自然对人的某种接纳和包容。但自然在接纳与包容人的同时,又潜在地蕴涵着对人的威胁与排斥;这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具有虚假性,是在玩火。处身于自然之巨大威胁之中的人,同时又沉浸于对自然(鱼)的征服、控制的意欲之中,浑然忘却了这种征服和控制除了拥有技术这一手段(如作品10号中显示的钓竿)而得以实现外,还必须凭借自然的接纳包容(提供了立足之地,尽管是蕴涵着陷阱的立足之地)。

▲ 袁进华《霓瀑》2013

  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认识自然吗?应该如何理解自然、如何对待自然?人是技术的还是自然的?技术与自然又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与之相关的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追问,显然,这已不是这篇评论所能进行的了。

  我喜欢袁进华的《抱》系列,因为它向我提出了一系列有待深入反思的问题。但我不喜欢也不能认同他对自己作品的解释。或许我们可以援引弗洛伊德对此作一注脚:作品是作者的潜意识的表达。正是艺术家对当代社会之物欲横流、污染、人性等问题的无奈与忧虑,构成了作品更丰富的开放性意义。

▲ 袁进华《抱瓶》2013

▲ 袁进华《霞》2013

▲ 袁进华《飞机》2013

▲ 袁进华《幻》2013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袁进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