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袁进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浙戏化境》创作自述

2013-11-22 14:45:05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袁进华
A-A+

  我最早接触戏曲是在读中学的时候,那时电视中经常播出戏曲节目,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梅戏,记得有牛郎织女、天仙配等。那时就感觉黄梅戏特别有韵味,直到现在一听到黄梅戏的调子仍然觉得特别容易进入状态。我了解京剧则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北京有全国戏曲大汇演,我每一场都去听了,虽然听不太懂京剧的咬字,但非常喜欢京剧的唱腔和韵味,这反而使我更注重戏曲本身和戏曲背后深厚的中国文化。也正是在那时,我发觉南方人的京剧和北方人的京剧很不相同,味道要淡很多。其实我当时对戏曲也只是很初级的理解,但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希望将来能够有机会表现这个题材。

  我也很早就接触过一些戏曲界的名演员,比如茅威涛,第一次见她是在1986年夏天。那时小百花越剧团在桐庐设有一个基地,许多著名演员都在那里,茅威涛,何赛飞,董柯娣,等,那时她们正在排演新的剧目。我在那里画了很多速写,对越剧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1982年,我进入浙江幻灯制片厂工作,盖叫天的孙女也是我们单位的一名员工,知道盖叫天原来是一位响当当的昆曲名角,不过当时都没有想到自己在若干年以后的将来会创作《化蝶》这幅作品。

  浙江戏曲历史渊源悠久,近半个世纪的成就也非常突出,比如昆曲、京剧、越剧、绍剧等在中国戏剧界都很有影响。我将题目定为《化蝶》,就意指近半个世纪浙江戏曲走过的前进之路。我在画面里突出“化蝶”也是这个原因,有凸显传承与发展之意。

  表现浙江戏曲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其内容是庞杂的,因此收集素材成了创作过程中最为复杂的工作之一。我先是找了很多戏曲人物,后来又去了浙江戏剧家协会收集了很多资料,从浙江的剧种到演员等等,非常具体。剧种和人物确定后,我又去拜访了许多戏曲界的人物,后来又几次到小百花越剧团做调查、看演出。收集资料和思考如何处理人物关系,一共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这半年时间让我从背景、道具到人物动作的设计都做了深入的思考。

  作品的构图我主要是依据画面需要和戏曲的感染力来安排的。我以小百花越剧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创作主角,结合《十五贯》《大闹天宫》《十字坡》等浙江戏曲的主要代表剧目,将这些内容统一在一个画面中。有的人物没有刻画面部,但用了舞台上经典的招式造型,有的人物表现只用戏曲表演中象征性的手形或者只有半张脸,整个画面带有一点蒙太奇,又有点梦幻的、意识流的形式。绘画不可能原原本本的表现戏曲情节和唱腔,只能寻找合适的造型语言来表现,因此我在创作时也刻意注重戏曲的飘逸和流动感,力图表现个人的风骨和气质。从画面关系上来讲,整幅画面不可能都是细致的刻画,必须有虚有实,这和音乐节奏是一样的——如果全部是高音,听上去还是平的——于是我刻意使画面上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不需要仔细刻画的地方如果过于细致的描绘反而会影响其他部分。我强调了前面的两个人物,在处理时主要是基于突出浙江典型剧种里的典型人物这一目的,甚至可以说是符号式的代表,并不是着意去刻画某一位或几位艺术家。突出了这一点,其他人物和内容的处理则主要以烘托和配合为主。

  第一稿主要是用了以前常用的手法,色彩相对丰富。由于创作时间比较长,评审团成员的要求前后也做了一些变化,老先生们对我的作品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但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绘画毕竟是个人的创作,不可能把所有的元素都综合进去,可能每一位专家提出的建议都很对,但把所有对的要求都放进一张画面中是很难和谐的,所以最终完成还是要靠自己的判断力。

  我的草稿是木炭稿,画得比较深入,大家都觉得蛮好,画成彩墨画后才发现画面效果不可能达到真实戏曲舞台色彩的那种丰富程度,感觉没有表达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最开始决定用彩墨主要是觉得用色彩来表现戏服、舞台环境和氛围等比较协调,画好后觉得利用水墨突出对比效果会更好,主题会更加集中。评委给我的意见是再琢磨一下,我觉得细节部分和表现手法都没有问题,只是缺少某种氛围,艺术家个人的痕迹不明显,戏曲的历史感也不够。于是创作第二稿时就变成了单纯的水墨,主要就是考虑到形式与内容相对应的问题,改用灰色调子的主要目的在于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我无法用颜色表现出来。水墨做到极致同样可以衬托出戏曲的美和韵味,对比反而可以表现出二者的高妙所在。

  第二稿创作阶段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后来又添加了点缀的蝴蝶,使画面在手法上有了些变化。象征意义的蝴蝶使整个画面处于一种诗意化的氛围中,观者细细思量便可以体会到破茧成蝶的主题。蝴蝶的处理我做了多次尝试,最终才决定用似是而非的蝴蝶,这使画面更具有艺术性,更加符合水墨画的特色,而不再是单纯的看图说话或戏曲图解,也使得整个画面更有感染力。为了强调画面,我将汉字同画面结合,类似于古代文人画中的题跋,既是用书法表达自己的情怀,又起到点睛主题的作用。

  画第二稿也算是对自己绘画创作能力的挑战,而且我认为自己的挑战是成功的。水墨除了能够表现高山居士、美女芭蕉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诠释方法。这是另外的一种美,这种美更直接、更简洁、更能体现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本质和内核。当代的艺术家不是古人,当下的现实生活才是我们要表现的。画家的理念应该通过画面来表现,而不是其他方式。国画也不是简单的形式感和笔墨、线条,而是能够触动观者灵魂的东西,这应该是艺术家最基本的目的。如果我的作品能够达到这个效果,我会感到很欣慰。

袁进华2009.8于杭州西湖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袁进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